2010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销量持续增加,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1-8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为216485.00万吨,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13.10%。
政府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4万亿的政府投资以及带动的全社会12万亿的总投资,大大减缓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内需的措施,及时扭转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增速快速下滑的趋势,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的增长,促进煤炭行业保持平稳增长,从而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鼓励煤电联营和行业重组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将逐渐形成较为集中的市场态势,煤炭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得到根本改变。
根据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的现状,综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糅合各类年鉴信息数据、各类财经媒体信息数据、各类商用数据库信息数据,依靠强大的研究和调查团队,对煤炭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在独立、公正、公开的原则指引下,撰写了《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煤炭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够为企事业单位深入细致地认知煤炭行业的市场情况提供具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成果。
第一章 煤炭概述
第一节 煤炭定义
第二节 煤炭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 煤炭分类情况
第四节 煤炭产业链分析
一、 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 煤炭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 2009-2010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09-2010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 宏观经济
二、 工业经济形势
三、 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节 2009-2010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一、 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二、 相关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2009-2010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 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 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章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概述
一、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的三大阶段
二、 中国煤炭产业(煤炭产业市场调研)发展的主要态势分析
三、"十一五"我国煤炭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第二节 煤炭行业资源税改革分析
一、 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背景解析
二、 我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时机问题分析
三、 资源税改革给煤炭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节 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 阻碍中国煤炭产业(煤炭产业市场调研)发展的四大瓶颈
二、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 煤炭产业结构性与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
四、 主要省份煤炭产业存在的问题
五、 2010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 中国煤炭工业(煤炭工业市场调研)发展的五大措施
二、 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三、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应向"绿色煤炭"发展
四、 煤炭产业整合需注意的三个方面
五、 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煤炭工业可持续市场调研)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第四章 中国煤炭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 煤炭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 煤炭行业产能概况
一、 2006-2010年产能分析
二、 2010-2015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 煤炭市场容量概况
一、2006-2010年市场容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 2010-2015年市场容量预测
第四节 煤炭行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五节 煤炭行业供需情况
第五章 国内煤炭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产品2006-2009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 国内产品当前(产品当前市场考察)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 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2010-2015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六章 2006-2009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 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 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 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 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 行业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 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 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 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 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七章 煤炭(煤炭行业研究)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 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 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 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 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 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 煤炭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 煤炭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 煤炭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 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煤炭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市场发展分析)市场竞争趋势
二、 2010-2015年煤炭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 2010-2015年煤炭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 煤炭(煤炭行业研究)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0年煤炭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 2010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 2010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 2010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 2010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煤炭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 煤炭投资项目分析
二、 可以投资的煤炭模式
三、 2010年煤炭投资机会
四、 2010年煤炭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九章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 未来煤炭行业发展分析
二、 未来煤炭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 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
第二节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十章 2010-2015年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煤炭行业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 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二、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规模
三、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10-2015年中国煤炭(煤炭行业调研分析)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 市场竞争风险
二、 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 技术风险分析
四、 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 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一章 煤炭(煤炭行业研究)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大同煤业
一、 企业基本概况
二、 2006-2010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 2009-2010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二节 兖州煤业
一、 企业基本概况
二、 2006-2010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 2009-2010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 国阳新能
一、 企业基本概况
二、 2006-2010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 2009-2010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 中国神华
一、 企业基本概况
二、 2006-2010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 2009-2010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五节 中煤能源
一、 企业基本概况
二、 2006-2010年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分析
三、 2009-2010年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四、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十二章 中国煤炭细分(煤炭细分行业调研分析)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褐煤
一、 国际褐煤资源及开发状况
二、 中国褐煤洗选工业(褐煤洗选工业市场调研)发展分析
三、 内蒙古褐煤开采洗选业发展综述
四、 2009-2010年中国重点褐煤项目建设概况
第二节 焦煤
一、 国外焦煤(焦煤市场考察)市场分析
二、 中国焦煤工业总体概况
三、 中国焦煤(焦煤市场发展分析)市场发展分析
四、 中国焦煤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三节 无烟煤
一、 中国无烟煤(无烟煤市场发展分析)市场的现状简述
二、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对无烟煤生产的影响
三、 未来中国无烟煤(无烟煤市场发展分析)市场的发展预测
第四节 电煤
一、 2009年我国电煤合同签订情况
二、 2009年中韩达成电煤出口协议
三、 2010年中国电煤供需形势分析
第五节 动力煤
一、 国内动力煤(动力煤市场考察)市场发展状况
二、 中国动力煤(动力煤市场发展分析)市场运行分析
三、 国内动力煤供求的主要特点
第十三章 煤炭(煤炭行业研究)行业地区销售市场分析
第一节 煤炭各地区对比销售分析
一、 煤炭各地区市场销售概况
二、 煤炭各地区市场销售前景分析
第二节 煤炭重要区域市场分析
一、 北京销售市场分析
二、 上海销售市场分析
三、 广州销售市场分析
四、 山东销售市场分析
第十四章 煤炭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 整体产品竞争力分析
一、 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二、 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二节 产品竞争力优势构建
一、 产品竞争优势评价
二、 产品竞争优势构建建议
第十五章 观点与结论
本报告由beplay登录中心独家编制并发行,报告版权归beplay登录中心所有。本报告是beplay登录中心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拨打beplay登录中心免费客服热线(400 700 3630)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