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四大阶段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1973年)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北方重工业城市设立“三废”治理办公室,开展了“三废治理”工作。这一时期,以重点工业领域为主,主要引入国外环保设备,同时开展小批量试制,尚未有环境保护的概念,环保产业自然也不存在。尽管如此,环保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又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治理“三废”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作用。
阶段特点:开始研制污染控制控制设备,环保产业尚在孕育过程中。
2、初步发展阶段(1973-1989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会议确定了“环保32字方针”,标志中国环境保工作事业起步,环保产业也由此诞生。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从立法角度进行环境保护,增加了环保产业发展的推动力。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此外,以《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相关环保政策的引导下,环保产业市场逐步建立并获得发展,1988年,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38亿元,实现利润8.3亿元。
阶段特点:环保产业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产业市场狭小、技术落后,产品集中在“三废”末端治理;通过政府强制性手段建立的环保产业市场,迫于政府命令而被动地发展。
3、稳步发展阶段(1990-2000年)
1992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向。1996年《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一控双达标”等工作。为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要求,国家对部分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并出台了多项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此外,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到2000年,我国环保产业年销售收入1689.9亿元,利润166.7亿元,比1988年分别增长了约43.5倍和19.1倍,产业规模显著壮大。
阶段特点:环保产业逐步扩展到环保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环境咨询等环保服务、“三废”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环保市场以政府引导、企业自我发展和调整结合推动发展,产业初现规模。
4、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十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市场化机制开始进入环保领域。“十一五”期间,把主要环境污染物减排列入约束性指标,同时进一步制定了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十二五”以来,国家环境政策持续加码,同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等,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并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由beplay登录中心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2001-2012年,我国环保投资额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2011年我国环保行业年营收约3.08万亿元,利润2,777.2元,与2000年相比,产业总体规模明显进一步扩大。
阶段特点:环保产业内涵不断丰富,领域进一步延展,逐步形成综合性行业,同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这一时期,仍以政府引导为主,但市场机制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步显现,环保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在政策推动之下正在加速。
纵观我国整个环保行业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在整个环保行业发展的进程中起主要的驱动作用。
环保行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环保行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环保行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2、站内公开发布的资讯、分析等内容允许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但需注明转载来源及原文链接,同时请勿删减、修改原文内容。如有内容合作,请与本站联系。
3、部分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nfo@bosidata.com),我们对原作者深表敬意。